国产成人一区在线播放,91尤物在线观看精品,久久精品麻豆日日躁夜夜躁,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男

中國寧波網首頁

搜索 郵箱 網站地圖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寧波網 >> 理論 >> 理論特稿

金軒: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形成發展和豐富內涵

http://gaozhiyun.cn    中國寧波網2024-09-11 08:42:01稿源:經濟日報

  金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黨的二十大進一步深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和本質的認識,概括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構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標志著我們黨對現代化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境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根本遵循,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的重大創新。

  一、中國式現代化是黨領導人民長期探索和實踐的重大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現代化道路,是由其歷史傳統、社會制度、發展條件、外部環境等諸多因素決定的。國情不同,現代化途徑也會不同。中國式現代化,是黨領導人民長期探索和實踐的重大成果。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實現現代化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現代化建設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了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我們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已有基礎上繼續前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黨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使中國式現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學、更加可感可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實施一系列重大戰略、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二、中國式現代化是“兩個結合”的光輝典范

  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重大成果。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規律、現代化道路多樣性規律、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論等為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形成注入了思想之源。具體來看,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以資本為中心的資本主義現代化的實質及其弊端,從資本主義發展的固有矛盾出發證明了其必然消亡,并從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歷史發展規律高度闡釋了現代化發展一般特征;馬克思主義勾勒了未來社會維護人民利益、實現共同富裕、致力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人類解放的宏觀制度構想;馬克思在研究東方社會結構、發展道路和規律時,得出了東方社會可以實現不同于西方社會發展道路的重要結論,提出了跨越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的重要理論,為東方國家擺脫落后局面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撐;馬克思主義關于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把握好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中國式現代化充分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營養,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典范。一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理念植根于現代化建設。比如,作為中國式現代化重要特征的共同富裕,創造性繼承和發展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的價值理念。作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重要特征的“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體現了中華文化“和而不同”“和為貴”“以德服人”等價值理念。二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治國智慧應用于現代化建設。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中庸思維、整體性思維、入世求實觀念等都在中國式現代化中得到創新性發展。三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力量凝聚成現代化建設的合力。習近平總書記概括的中華民族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賦予了民族精神新的時代內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筑起了全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動力。

  三、中國式現代化具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和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中國式現代化具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現代化反映了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的革命性社會變遷,包括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科技飛躍以及社會發展進步等巨大變化,基礎是經濟現代化,重點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從通常認為已經實現現代化的國家來看,共同特征就是生產力發展水平較高,經濟比較發達、科技比較先進、公共服務體系比較完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預期壽命、人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標在全球排名靠前,這些共同特征是中國式現代化內涵的應有之義和必然要求。

  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五個方面的鮮明特色。一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我國十四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點。二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三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同時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承中華文明,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四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五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不走殖民掠奪的老路,不走國強必霸的歪路,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四、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重大原則和戰略目標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斗爭精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正確處理好一系列重大關系,包括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的關系、戰略與策略的關系、守正與創新的關系、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活力與秩序的關系、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的關系。

  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安排。總的戰略安排分兩步走: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把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兩步走”戰略安排,明確了到本世紀中葉把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間表、路線圖,確立了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的宏偉目標,展現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光明前景。

  五、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中國式現代化理論不僅是對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總結,而且是對西方現代化道路的深刻反思與超越,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為人類現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選擇。

  工業革命以來,西方國家作為現代化進程中的先行者,長期占領著世界現代化進程的話語權,部分西方學者甚至認為西方現代化的模式和道路是現代化的唯一途徑。然而,資本邏輯下的西方現代化固有弊端日益突顯,終將陷入困境。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我們黨團結帶領億萬人民通過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等及其偉大實踐,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中國式現代化基于自身現實國情,吸收借鑒世界各國現代化發展的有益經驗,展現出不同于西方現代化的嶄新圖景。

  歷史條件的多樣性,決定了各國選擇發展道路的多樣性。中國式現代化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開創了通過合作共贏實現共同發展、和平發展的現代化發展模式,破解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諸多難題。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向世界證明了現代化模式具有多樣性,為世界上其他發展中國家探索一條具有本國特色、符合本國實際的現代化發展道路提供了中國方案,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邁向現代化樹立了典范、提供了全新選擇,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作者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

編輯: 李磊明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